蚂蚁森林的故事相对于来说比较简单,所以这个系列第一篇文章讲一讲蚂蚁森林
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均为所学所想以及网络搜集内容,仅代表个人观点

2016年夏天,蚂蚁集团开始尝试推动绿色金融,鼓励用户低碳生活、绿色消费

团队脑洞之后,觉得《绿色金融》这个概念太专业,没有人会感兴趣,于是就有人提出可以让用户在手机里种一颗真的树。

然后他们就给这个种树的概念,制定了相应的规则,我们日常当中很多的行为,比如:行走、坐公交、地铁、减纸、减塑、在线办事、循环利用,都属于低碳行为,它可以兑换成为[绿色能量]奖励,这些绿色的小球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,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一点一滴地积攒起来,攒到一定数量之后,就可以在虚拟世界里面养一颗大树,然后支付宝就会根据你选择的树苗捐出相应的资金,支持公益机构在环境需要的地方去种出一棵真正的树。

对于用户来说,在手机上互偷能量、相互浇水,玩的不亦乐乎,又能在真实的世界里面贡献出生态价值,潜移默化当中就是在大家心中种下了低碳的概念,养成绿色生活的习惯。

于是乎这个概念就变成了如今的【蚂蚁森林】

16年8月份,蚂蚁森林作为一个公益项目正式上线了,玩法很新颖。

很多人热衷于每天早上起来赶早偷朋友的绿色能量,简单好玩,大家也愿意为公益付出行动,三个月的时间用户就突破了6000万人。

如今蚂蚁森林上线已经7年了,用户总数也突破了6亿,数据还显示,蚂蚁集团在荒漠化地区捐赠了超过4亿棵真正的树,守护了20多个保护地。

这两年还开始捐赠支持海洋环境保护,修复海藻床和红树林等等。

现在每天上线收取绿色能量,已经变成了很多人的一种习惯。

有意思的是,蚂蚁森林可能是蚂蚁集团唯一一个没有负面的项目

但他也还是有一些争议,譬如:每年都会有人去实地参观检查“作业”,为什么找不到我种的树?你们是不是在骗我?

结果一般都是要么没找对地方,要么是梭梭长得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大

同时还会有一些自媒体,不懂不问不调查,瞎造谣,说蚂蚁森林把排放指标卖给了重度污染企业。

emmmm,怎么说呢,说句不好听的,捐出去的树就像是泼出去的水,树的碳汇也一并都捐出去了,是没办法在卖一次的,然后自媒体就被内行人打了脸,被法院判侵权最后赔礼道歉。

再比如遇到了环保上瘾的狂热粉,为了多种树一个人开多个账号去偷能量,结果处于大多数人的公平考虑,被平台给封号了。

根据网上新闻,其实蚂蚁森林背后还有一套个人碳积分账户系统,但是目前这套系统似乎并没有在业内形成统一的标准,所以并没有开放。

但是蚂蚁森林承诺每个人做出的碳减排贡献始终是属于个人,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,国家允许个人碳减排交易的时候,我们日积月累低碳生活的努力,还真的能够变成一点点零花钱。

但是相比于以后,我更愿意在攒到足够的绿色能量之后,让蚂蚁去掏钱兑换一颗真正的梭梭树。又有谁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环保行为变成防风固沙的森林呢?

ps:

Q:你知道为什么一棵梭梭树需要17900克能量才可以兑换吗?

A:原因是,根据专业团队计算,这是一棵梭梭树一生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,一棵梭梭还可以固定10平方米的沙漠,被称为沙漠之王。

部分文章内容引用自:

1、蚂蚁集团-绿色低碳 (antgroup.com)

2、自媒体称蚂蚁森林卖碳被判侵权,最高法:诽谤民企应依法惩治_腾讯新闻 (qq.com)

3、用户开小号套取蚂蚁森林绿色能量被封号,法院判决处罚正当_腾讯新闻 (qq.com)